智慧系统The national news智慧系统<新闻中心<首页

知识 | 游泳馆水质咋样?看清四个要点!

微信公众号:泳者 2017-01-05

“红眼病”“中耳炎”“肠道传染病”等常见疾病是可以通过游泳池水传播的。如果游泳场馆日常管理出现问题,游泳场馆水质不达标,就可能危害百姓健康。所以游泳时一定要选择卫生状况良好的游泳场馆。

市民可以通过以下四点来鉴别:

1、看游泳场馆是否持有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并且在显著位置进行悬挂。 如果到一家游泳馆发现没有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那么这家游泳场馆各项软硬件设施、设备都未经审核就开始运营了,卫生状况根本无法保证。

2、看是否有禁游标志。一些患有如肝炎、皮肤癣疹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是严禁入水的,场所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禁游标志。如果没有禁游标志,各类传染病患者随意入水,管理者又恰好没有对池水进行定期消毒,就很可能造成传染病流行。

3、看是否有水质公示板。正规游泳馆应当设有水质公示板并在公示板上公示泳池水温、游离性余氯和ph测定结果。每日水质检测结果公示应对应每一场次或上午、下午、晚上三次定时公示。公示板上的内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游泳场馆的水质。按照规定,池水温度要求在22-26℃,游离性余氯0.3-0.5mg/L,ph在6.5-8.5之间。

4、如果游泳馆提供非一次性拖鞋,可以看看是否设有专用的拖鞋消毒设施。游泳场馆经营者做到了以上四点,可以说这家游泳馆管理较好,游泳场馆水质相对有保障。

除了以上四点,国家对游泳场所还有其他很多要求,像要求游泳场馆不得出租游泳衣裤、浸脚池要处于更衣室和泳池的必经之路上(强制通过)、浸脚池水四小时更换一次并且游离性余氯要达到5-10mg/L、游泳池内是否每天补充新水5%-10%以及游泳场所通道和卫生设施是否清洁无异味等。

为什么浸脚池需要强行通过?

在进入公共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的通道中必须强制通过浸脚消毒池,通过强制浸脚消毒池后,能够将人脚上的大部分细菌杀死,防止带入泳池。正规的游泳池的强制浸脚消毒池池长不得小于2.0m,池宽应与通道宽度相同;池内消毒液的有效深度不得小于0.15m;池内消毒液的余氯量应保持在5~10mg/L;池内消毒液宜采用连续供给、连续排放的供应方式;有困难时可采用定期更换供应方式,更换周期不得超过4h;当设有强制淋浴装置时,浸脚消毒池宜设在强制淋浴之后;浸脚消毒池和配管应采用耐腐蚀材料制造。

李女士:游泳场馆每天都进行消毒吗?

答:每班开场和散场后均应对游泳池外、池边走道及卫生设施进行清扫、擦洗或冲洗一次。发现有污染时,用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后擦洗。淋浴室应经常刷洗,地面要定期消毒。更衣柜应于每日开放结束后做好清洁消毒工作。公共卫生间(厕所)和垃圾箱(桶)应每天及时清洗消毒。急救室应定期清洁消毒。其他饮水、消毒、抢救等设施设备应定期做好清洁消毒。

@泳者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72576号-4 京ICP备0907257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