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茵体育副总裁徐超在体育BANK第二届全国大型资源推介会上将自己形容为体育领域的新兵,一个在房地产领域深耕七八年的体育新兵。这与莱茵体育的转型之路如出一辙,在2015年以壮士断腕的雄心从“莱茵置业”更名为“莱茵体育”后,一年多的时间,莱茵体育逐渐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莱茵体育副总裁兼董秘 徐超
莱茵体育在转型初期就提出了“四化方针”,这一方针是对中国体育未来发展的预判,即市场化、国际化、证券化、网络化。随着在体育领域的不断深入,莱茵体育开始将“四化方针”具体化,打造了“416”战略以及后来的“2大核心体系”。徐超坦言,“正是通过416战略的实施,我们在实践后逐渐发现有些东西不赚钱或者说需要未来三到五年的培育,那我们就要在推进策略上就要有所取舍,于是确定了未来重点打造的两大体系:以场馆为核心的’社会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及以赛事为核心的’优质IP赛事运营体系’”。
就此,体育BANK以这“416战略”和两大体系为核心,为您梳理莱茵体育体育产业布局之道。
“416战略”:探索阶段的莱茵体育
“416战略”简单诠释就是用四化方针构建一个体育生态圈,这个生态圈由具体的6大平台构成,即体育金融、体育赛事、体育传媒、体育地产、体育网络、体育培训教育,这也是莱茵体育在转型后重点部署的6大平台。
体育金融:
莱茵在资本市场的运作一直熟练,在体育金融领域更是不余遗力,体育基金、体育彩票、体育保险、体育资源交易中心、体育融资租赁五个板块同时发力。值得一提的是,在体育基金和体育保险领域,莱茵体育都显示出对未来趋势的精准把握,先是选择与政府合作,设立了中国第一支政府牵头引导的浙江省体育产业基金,再是牵手都邦保险联手打造市场化运营的“都邦莱茵保险销售公司”,在体育保险领域先下一城。
体育赛事:
莱茵体育一直对“买买买”不太感兴趣,而是致力于打造自己的IP,拥有自己的版权,徐超在推介会上表示,“我认为拿转播权、拿商业赛事相应权利一定是在为商业赛事的版权拥有方做嫁衣,IP版权才是核心价值”。
目前莱茵体育已布局运营的赛事包括斯坦科维奇杯洲际篮球赛、全国家庭健身挑战赛、京都飞镖大赛等,多是自身拥有版权的项目。
体育传媒:
致力于建设体育互联网传媒平台,但短时间内还将以地方体育频道的改造为主。
体育地产:
莱茵体育战略聚焦,确立“场馆 赛事”两大核心体系,目前已公布的体育小镇项目中,中国黄山国际户外运动基地备受瞩目;同时目前莱茵面向中高端客户的健身俱乐部LanderClub仅今年上半年进入营业状态的就有5家门店。
体育网络:
从运动世界体育互联网平台来说,场馆去年到今年预定导流的需求发生了较大变化。通过管理系统的植入,目前已有签约留存场馆的自然流量成为我的线上流量,这是运动世界平台的第一大场馆流量来源,另外一块就来自于莱茵的体育地产板块,属于莱茵的自有场馆。
体育培训教育:
这一领域是徐超最为看好的变现通道之一,虽然莱茵体育在这一方面并不擅长,但通过与专业机构合作,莱茵足以发挥其场馆优势,拓展自己变现渠道。
两大体系打造通往未来的莱茵体育
莱茵体育在体育产业探索一年多后,经过以上6个领域的积累,开始着手深入挖掘体育盈利模式,重点构建“2大核心体系”。莱茵体育准备通过打造以场馆为核心的“社会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及以赛事为核心的“优质IP赛事运营体系”,实现“体育赛事、体育传媒、体育金融、体育网络、体育地产、体育教育与培训”六大业务平台融合发展的目标,最终建设成为一个具备上游IP资源、中游运营服务体系、下游多渠道变现通道的生态圈层,实现体育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健康发展。
构建以场馆为核心的“社会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目前国内体育场馆除了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较少外,还普遍面临利用率不高、效益提升困难的问题,主要有两个原因造成:一、体育场馆的功能设计单一,难以满足除大型赛事之外的文艺演出、文化博览等多元功能需求,使得场馆利用率难以提升;二、除少数专业性赛事之外,缺乏其他群众性、参与度高的赛事及活动体系作为场馆内容支撑。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截止到2025年,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将达到2平方米,因此这一市场拥有极大的提升空间,也给拥有专业体育场馆开发、建设、运营能力的体育企业带来了高速发展的契机。
莱茵体育为抓住市场机遇,召回原地产团队,将移动互联、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融入体育场馆服务中,致力于打造智慧体育场馆,还重点布局了全民健身中心、城市体育生活广场、城市体育生活馆、城市单一专业性场馆、城市健身俱乐部、城市社区体育便利店六大层级的场馆体系。
在莱茵体育的设想里该平台承载着莱茵体育未来的基础利润来源,也将有效起到连接政府、资本、资源、IP的功能,通过场馆平台与境内外专业运营类、招商类、服务类公司密切合作,联合打造能够满足专业赛事及人民群众多样化、复合性需求的社会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构建以赛事为核心的“优质IP赛事运营体系”:
除在“416战略”中涉及的体育赛事外,莱茵体育在今年下半年还规划举办包括2016世界女子冰壶冠军巡回赛(上海大师赛)、亚洲篮球杯联赛、2016广场舞城市交流赛等在内的多项重要赛事及活动。则成为莱茵体育力争在5年时间内,建设完成一个拥有多个优质IP赛事的体育赛事IP平台的重要一环。
莱茵体育运营的IP赛事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体育产业链上游具有核心价值的超级IP,一是围绕全民健身展开的优质IP。通过体育IP产业化规划、专业化培育和市场化运作,打通IP内容开发与创新、专业赛事及场馆运营、品牌推广、媒体传播和商业变现等各个环节的全产业链条,形成共生共赢的莱茵体育IP平台,从而实现IP商业价值最大化。
正如徐超所言,当下的体育产业正处于20年前的地产行业的时代,经历过房地产飞速发展的莱茵也许比任何一家体育企业都更能体会抓紧机遇的重要性,无论是“416战略”还是两大核心体系,莱茵体育仍处在积极探索的阶段,究竟怎样的布局才能为莱茵体育带来最长远的未来,也许只有时间才能证明。
文章来源:体育bank 李丹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