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业The national news体育产业<新闻中心<首页

专访骨灰级跑者司强,剖析马拉马拉如何拿到千万元融资

2016-10-18 13:34  体育bank 李丹昱

      马拉马拉一直在专业跑者群体里颇有名气。今年7月和同资本管理的探路者和同体育基金与马拉马拉正式完成千万元级投资协议签署,这是该基金首次投资路跑领域。探路者和同对路跑领域一直抱有热情,路跑领域也一直“英雄辈出”,但却迟迟未能出手,直到千万元投资马拉马拉。

 

      马拉马拉成立于2015年9月17日,APP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跑者身体素质,为用户个性化提供智能训练计划,管理马拉松赛事成绩、证书、奖牌记录及装备等。


      在和同资本看来,路跑行业的黄金期仅仅是开始,在细分领域仍有巨大空间。马拉马拉便是一家具备在细分领域成为独角兽的潜质的公司。这一潜质不仅表现在其手握北马、汉马独家报名渠道,也表现在其团队的专业与独特。


情怀跑者司强  IT码农与专业跑者兼顾

      司强是马拉马拉的CEO,87年出生的他已经经历了教师、NGO、IT码农、免费FA、节目制片等一系列工作。但他坦言,自己还是最喜欢做教师,享受教书育人的感觉。在离开教师岗位后,司强开始了NGO工作,为参加“三支一扶”的大学生服务,致力于提高他们的收入。也正是这份工作让他结识了潘石屹、王石、董明珠等资本界大佬和企业家。

 

马拉马拉CEO司强


      但真正让司强走向马拉马拉的还是担任央视《创业英雄汇》项目主管。在这档节目中司强结识了后来马拉马拉的联合创始人郭晨,两人没有一拍即合,而是在郭晨的软磨硬泡下,司强才同意联合创业。当时其实有很多项目想要找司强入股合作,但司强只选择了马拉马拉,谈及缘由,司强说“首先是当时的工作已经达到瓶颈,再有就是对跑步的热爱就根本停不下来。码农的心理都是想改变世界,想用代码改变世界,真的是想做一些改造行业或者让行业更科学,所以就选择跟郭晨在一起创业。”

 

       司强是个专业的“码农”,曾在360待过多年。在加入马拉马拉后就整体替换掉当时已经一塌糊涂的技术团队,用了两个月时间将全线产品重构一遍,安卓、iOS代码全部重写且上线;司强也是一个专业的跑者,至今已经拥有13年跑龄,每天坚持30分钟到4个小时的跑步时间,风雨无阻。

 

      据司强介绍,马拉马拉的团队每个人都是马拉松专业或者半专业跑者,甚至在面试中也要对全马或者半马的成绩进行核定后,才能进入下一轮面试。凭借对跑步的深入了解以及过硬的专业技术,让投资人对其团队充分看好。


服务专业跑者   让KOL和马拉马拉一起赚钱

      马拉马拉真正的上线时间还不到一年,在当时面世时,含有计步功能的APP早已遍布市场。这一问题也的确困扰了司强和郭晨的团队,在对市面上的APP进行分析后,司强认为,一定要找到用户不可替代的点,找到刚需。这里的刚需则主要体现在比赛报名和防止运动损伤两方面。

 

      专业的跑者每年参加的赛事不计其数,查询报名信息、支付信息的便利性却是当时市场的缺口。从这一缺口入局,马拉马拉凭借技术优势一举拿下北马、汉马等7家马拉松赛事的独家报名渠道。大量的流量导流带来注册用户激增,怎样将用户留住成为又一难题。

 

      因此,KOL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些跑步界的“大咖”将自己的经验、防止运动损伤的方法、有效的训练计划等发布在平台上,以吸引有效用户群体,增强用户粘性。当然,为了让更多优质的KOL入驻,马拉马拉也开设了分账制度,即通过报名来获取圈子里全马两个半小时、马拉松能进前十、越野赛能拿名次的跑者。通过他们来让平台上已经能跑马拉松或者半马的人跑的更加专业,之后会分一个小比例的分账。

 

      司强在采访中说道“就像阿里巴巴让做生意的人赚钱,滴滴让开车的赚钱,我们就让那些专业的跑者赚到钱,其实你只要成为一个领域做到专家,你的经济就应该是有保障。”也许正是NGO的经历让司强少了一分商人的色彩,多了一份情怀。


千万融资怎么花?人才、赛事、推广多方面推动

      在谈及怎么花这1000万元时,司强回答的特朴实“主要就是不断吸引优秀的人,发更多的工资,这是最重要的事。”的确,在现阶段马拉马拉一直处于不断招人的阶段,市场的快速发展、马拉松人口的迅速增加也加快了马拉马拉的发展步伐。

 

      与此同时,马拉马拉还策划了三个系列的赛事:分别是长城系列、茶马古道系列以及在长江黄河附近(5月)做一些特色的赛事。除长城赛事已经落地外,其他赛事还在筹备阶段。这些均为越野赛事,在马拉松赛事如火如荼的当下,马拉马拉似乎还没有进军路跑领域的计划。

 

      当然,目前国内路跑赛事参差不齐的水平,也许才是马拉马拉迟迟未能进军路跑赛事的原因之一。国内最负盛名的北京马拉松自2013年起每年营收达3000万元,但与为其服务的城市交通、水电等服务相比,几千万的收入似乎只是九牛一毛。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美国运营马拉松赛事的方法,司强介绍说“美国很多马拉松是NGO来运营的。成熟的赛事,盈利都是捐给交通、学校等部门。”

 

      除了人才和赛事外,市场推广在马拉马拉的未来规划中也占据一席之地,但司强坦言,这只是很小的一块,并不在主要地位,只是目前公司初创阶段的宣传需要。司强对马拉马拉的定位很清晰,就是一个年轻的创业团队,不能什么都想做,应该先把当前的事情做好。

 

      司强对自己的团队充满了自信与骄傲,他在采访中反复提及自己的团队最大的优点就是坚持,每一个跑步爱好者都有的坚持。面对目前马拉松市场已经饱和的论调,司强表示路跑市场还是在上升期,2014-2015年算是萌芽阶段,今后才是上升期。在这样一个路跑产业的上升期,我们也期待着马拉马拉的发展。



      小编在采访过程中印象最为深刻其实是司强低调的风格,作为一个技术和资本在握的年轻团队,没有一句夸张的表述,开篇就为自己的产品打了个65分的及格成绩。

文章来源:体育bank 李丹昱

@泳者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72576号-4 京ICP备0907257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