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业The national news体育产业<新闻中心<首页

观点|幼儿参加竞技体育,是锻炼还是伤身?

2016-10-12 11:11  体育bank 崔文灿

幼儿园体育活动应该怎么搞?近日,一种幼儿园篮球联赛正在国内部分幼儿园陆续开展,和一般的临时性课堂游戏比赛不同,这种联赛由专门机构组织,模仿成人体育联赛的形式,甚至,最后还举办了全国总决赛。在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的同时,有家长和专家提出了不同看法,对抗性的体育竞技比赛,真的适合幼儿吗?这到底是不是一种拔苗助长呢?日前在广东惠州举行的广州市青少年基金会南昆山学前教育公益论坛上,幼儿体育健康教育也成了专家们讨论的焦点。



现状


幼儿园体育活动各自为政缺乏指导

        上午9点多,正是佛山南海机关第二幼儿园孩子们的室外活动时间,记者走访时,孩子们正在老师的带领下拍打篮球。篮球在孩子的手中显得有些硕大,但这并不妨碍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满头大汗。


(图片来源:新华社)

        该园园长周结华介绍说,全园400多个孩子,虽大中小班班别不同、能力相异、被要求规则不一致,但基本上都能做到“会打球”。该幼儿园的“花式篮球”,即篮球和舞蹈动作的结合,已成为这所省一级幼儿园的招牌项目。这个发展时间不过两年的项目得到了专业篮球训练机构的支持,还在今年6月份获得了全国幼儿篮球联赛篮球操金奖;今年7月,幼儿园还和南海区足协合作,开始在大班推行足球计划。

        然而,尽管在体育运动方面已走在同类幼儿园的前列,周结华仍坦言,科学的幼儿运动指导,他们得到的还不够。“现在很多人都避重就轻,不愿意研究幼儿体育运动,因为它涉及一个科学规范的问题。”


        周结华说,自己在幼儿体育运动项目上仍在摸索,所能依靠的来自政府部门教育材料,只有教育部在2001年印发的《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及2012年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而这两份文件对幼儿的运动指导只停留在身高、体重等表层测量上,不像针对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标准一样,有大量规范细致的数据标准作为参考。


        此外,这位一线幼儿教育工作者认为,自己虽实操经验丰富,但缺乏理论的提升。尽管曾有不少教育专家入园考察、提出建议,但在她看来,很多建议仍有些“模棱两可”。


质疑

幼儿玩竞技体育违反自然规律


        和周结华一样正在尝试幼儿体育教育的,还有亚洲幼儿体育学会常务理事温大治和他的同事们。就在3个月前,他所创办的公司刚刚举办了全国幼儿篮球联赛总决赛。作为国内较早开展幼儿篮球运动教育研究和推广的人物之一,温大治在尝试以幼儿篮球对抗赛的形式培养孩子的运动兴趣和规则意识。


        不过,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体育教研员庄弼对此不以为然。在深耕中小学体育及身心发展30多年、研究幼儿体育活动4年之后,他将幼儿“动作发展”和“体育”两个概念做了剥离。


庄弼   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体育教研员  

幼儿阶段应以发展人的基本活动能力为主,比如走、跑、跳、投、攀、爬等;而体育比赛讲规则、讲技术,是以技术要求来激发人体最大潜能。庄弼举例说,篮球比赛中要求比赛者投中篮筐,这属于精细动作,锻炼的是“小肌肉”;然而3-6岁幼儿本只需要锻炼“投”这种简单的动作,真正精细动作的锻炼应在小学三年级以后进行。

这种用规则技术来约束孩子的竞技比赛项目会让幼儿园、社会培训机构和家长不遗余力地锻炼孩子的精细动作,而这种“违反自然规律”的行为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感觉统合失调,即大脑因轻微障碍而无法使身体保持协调。


广州体育学院足球学院执行院长周毅抱有同样的看法。  

周毅 广州体育学院足球学院执行院长

目前某些幼儿园、社会培训机构所做的不规范的地方在于,没有建立好动作发展和动作教育的体系,出现了幼儿体育活动“小学化”、“项目化”的现象。周毅说,自己之所以不赞成幼儿进行足球或篮球比赛,就是因为比赛考察的是综合技能的运用,而幼儿在单个动作都没有打好基础的前提下,这样的跨越会使教育目标发生改变。

“这绝对是拔苗助长,教育是很公平的,在哪个点上违背了教育的规律,一定是要付出代价的。”


回应

比赛器材规则专为幼儿量身定制

        面对专家的质疑,温大治向记者强调,自己公司所举办的比赛是“孩子的比赛”,无论是比赛所用的器材还是比赛规则,都是为幼儿量身设计,而非依照成人篮球比赛的标准。以使用器材为例,记者在走访该公司时,看到幼儿比赛所用的篮筐直径为标准直径,但所用篮球为周长62.3厘米的4号篮球,而成人所用的篮球一般为周长74.9厘米的7号球;此外,篮球筐距离地面的高度为1.8米,低于国际标准的3.05米。温大治解释说,这些都是让孩子更容易进球,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对运动的兴趣。但记者也在采访时获知,有些幼儿园和机构在比赛中仍采用成人篮球比赛规则。

    “没有比赛的运动是不完整的,比赛是对游戏的一种升华,球场即社会,比赛即游戏。”温大治说。


        在幼儿篮球联赛上担任组委会主任的向宇博也表示,在过去的实践研究中发现,儿童在3-6岁正是触摸动作、抓握动作是发展最快的时候,4-8岁大脑神经正在完善,因此说明人的精细动作和神经发育在时间上几乎是同步的,因此在幼儿阶段,大动作虽达不到高水平,但已基本发展完全,在这个基础上发展精细动作无可厚非。此外,人与人的发展水平是有个体差异的,不能“一刀切”。


专家意见


培养孩子热爱运动的习惯

尽管各路对幼儿体育教育所持观点各异,但殊途同归——都是要培养起幼儿热爱运动的习惯,并通过球类运动培养起孩子们的社会规则意识。


        据了解,专家们也在尝试填补学前教育体育活动指导领域的空白。如庄弼编写的《幼儿园体育活动大纲》和《三维动作体育组合器材》将在得到教育行政部门的批准后面向大众,届时,像周结华这样的园长们将会有更多的专业参考。


        不过周结华也表示,之前有专家提倡什么或反对什么,政府就“一下要求全要开展或全不要开展”,这样的“全盘行动”让很多幼儿园感到无所适从,“政府应该给我们足够的空间去发展,给予我们不同的园所更多的专业指导,这样我们的路会走得更加顺畅”。

文章来源:体育bank 崔文灿

@泳者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72576号-4 京ICP备0907257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