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宁体育以5.64亿英镑(折合人民币48亿元)拿下2019-2022赛季英超中国大陆及澳门地区的独家全媒体版权之前,据体育BANK记者不完全统计,2016年中国企业在海外赛事版权的总投资数超过7.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过53.5亿元(不含未透露金额)。可以说,苏宁体育这一大手笔,直接拉高了2016年中国企业在收购海外版权方面的投入近50%,而苏宁旗下聚力体育之前砸下16亿人民币夺下西甲联赛5年(2015—2020)在中国地区的独家全媒体版权。那么在苏宁大手笔购买英超之前,中国企业在2016年收购海外赛事版权方面是处于怎样一种情况呢?体育BANK梳理了2015年9月到2016年9月中国企业购买和收购海外赛事版权的情况。
本篇中“收购”一词主要是指一个企业以购买全部或部分股票(或称为股份收购)的方式购买了另一企业的全部或部分所有权,或者以购买全部或部分资产(或称资产收购)的方式购买另一企业的全部或部分所有权。是透过取得控制性股权而成为一个公司的大股东的过程。一般是指一个公司通过产权交易取得其他公司一定程度的控制权,以实现一定经济目标的经济行为。
过去的一年中,中国企业进行海外赛事版权投资的代表有乐视体育,阿里体育,腾讯体育、万达体育、苏宁体育以及暴风体育,收购的对象主要为亚足联,NFL,FIBA,斯坦科维奇杯篮球赛,NBA和铁人三项以及拥有版权的营销公司,获得的版权性质主要为赛事转播权。
乐视体育延续了一贯的版权收割计划,近两年陆续收购了121项版权,包括独家也有非独家,乐视体育目前手里所掌握的版权达到310余项,拥有16000多场赛事直播权益,乐视体育也是世界第一大赛事版权商,尤其要提出的是乐视体育战略投资世界体育集团(即WSG,现更名为拉加代尔体育亚洲——是亚洲最大的体育营销、媒体版权行销及赛事管理公司),获得其20%的股份,成为该公司三大主要股东之一。乐视体育是其公司的第二大股东,而第一大股东和第三大股东分别是拉加代尔集团和日本电通公司。乐视体育携手亚足联及拉加代尔体育联合宣布乐视体育获得2017-2020年亚足联旗下所有赛事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全媒体版权,这也是乐视体育通过投资入股拉加代尔体育亚洲的一次资源深度的整合。
阿里体育,2015年12月9日,阿里巴巴宣布与国际足联达成了一项为期8年的合作协议,将成为国际足联俱乐部世界杯从2015年到2022年的独家冠名赞助商;2016年1月,阿里体育将美国职业橄榄球联盟NFL在中国的转播权权益纳入囊中;几乎同时,国际拳击联合会与阿里体育共同宣布,双方签署为期20年的战略合作协议备忘录;4月,中国乒乓球协会、中国羽毛球协会偕同阿里体育8日在北京共同宣布,由双方共同打造的“乒羽家园”—中国乒乓球羽毛球会员服务平台。阿里体育在国内布局CBA,CUBA,WCBA等等联赛内容版权。
腾讯体育作为NBA独家版权拥有者,继续深耕篮球领域,成功签约国际篮联(FIBA)成为后者互联网增值服务提供商,双方已签署一项从2017年到2025年,为期九年的全面合作伙伴协议。这是FIBA在重新整合赛制后与国际数字媒体的首次合作,腾讯借此机会就可以通过自身的平台优势,积极推动FIBA赛事直播及周边精彩内容的传播。
万达体育,收购马德里竞技足球俱乐部20%股份,并购盈方公司,注资德甲球队美因茨,全资并购世界铁人三项公司,不仅仅成为官方内容的传播者,更要成为铁人三项赛事在中国的制造者和运营者。
来源:体银智库 (微信ID:SPORTBANK)
注:2016黄色标注案例不在统计时间范围
另外,暴风集团全资子公司暴风投资和光大证券全资子公司光大资本联合发起成立的上海浸鑫投资基金,在2016年5月收购了MP&Silvia的65%股份(此案例收录在本报告的体育媒体公司收购板块统计中),也可以说是中国企业获得海外体育版权的重要一步,通过这次收购,囊括意甲,法甲,足总杯,英冠等高水平高关注度的足球赛事内容,同时MP&Silva;作为一家体育媒体服务公司在世界范围内的赛事版权的收购、管理和分销能力,会为版权收购之后的变现方式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根据体育BANK统计的海外赛事版权收购样本中,2016年海外赛事版权总投资数超过8.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过59.5亿元(不含未透露金额,不含苏宁购买英超)。除足球之外,篮球赛事得到了中国资本的青睐。
2016年,腾讯,乐视和百事通先后投资了世界顶级篮球赛事,其中乐视和百事通的投资标的还出现了重合,由此可见,篮球赛事版权在2016年可谓是中国资本青睐的对象,而在篮球赛事中,NBA作为最高级别赛事,更加是中国企业的追逐焦点。值得注意的是,在透露具体数字的收购案例当中,金额均达到1亿美元以上。2015年第四季度至2016年第三季度的收购赛事版权项目分布如图所示:
来源:体银智库 (微信ID:SPORTBANK)
体育版权作为体育公司具备内容平台和运营能力之后的重要一环,成为中国体育公司争相布局的重要部分。海外的优秀赛事,NFL,NBA,英超等等,在中国具有巨大的粉丝市场,因此赛事版权的收购,成为抢占市场先机的重要一步,紧接着版权分享,内容付费,广告会员等版权变现方式,让中国体育公司之间的版权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在中国,政府对于市场的推动作用要相对明显,政府出台的政策会为许多新兴产业带来极大的支持和帮助。体育产业,作为政府大力推动发展的产业之一,依赖于2014年国务院颁布的46号文件指出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和中国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实现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和建设健康中国的任务要求,这些政府政策因素帮助许多中国的大企业积极寻求转型,并参与到体育领域,随之而来的是大量资本的注入和体育产业的高速发展期,而赛事版权是体育领域非常重要的核心环节之一,成为众多大机构布局体育产业的重要一环。
海外赛事版权的购买与收购,对于本土体育来说是机会也是挑战。机会就是抓住了好的内容资源,通过媒体以及其他渠道扩展业务版图,挑战是如何将巨额买回来的海外版权资源变现需要探索和创新模式。
中国企业对体育赛事版权的购买与并购,希望能对国内赛事IP的打造,营销,推广等业务能力进行促进与提高。
文章来源:体育b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