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四十六号文件颁布以来,体育产业便成为了经济社会的高频词汇和布局重点。投资、融资和并购近年来不断刷屏体育圈,新三板挂牌的体育企业从2014年的7家增长到如今的54家,A股体育上市公司也达到了近60多家,海外体育标的收购金额总计超过200多亿。体育产业布局大风刚起,飓风尚远。
在薏凡特·第二届中国国际体育投融资总裁年会暨体育BANK颁奖盛典上体育BANK邀请到了当代明诚董秘高维、华录体育业务拓展副总裁戴悦、汉鼎宇佑体育CEO许绍连、体育之窗副总裁王磊、华泰联合证券业务董事杨文硕、申万宏源分析师秦聪、华创证券分析师王傲野和国际体育仲裁院仲裁员吴炜。在主持人天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文浩博士的不断提问和引导下,各位嘉宾围绕“投资2020 体育产业的布局与千亿市值体育公司”这一老话题探讨出新观点。
许绍连:中国体育产业应该怎么看?我想用12个字来总结,第一个是风很大。46号文,政策红利明显。第二个,钱很热。很多资本跃跃欲试,热钱多多。第三个事很杂。因为做体育你会发现场馆运营、赛事运营、IP、明星和经纪等等都需要涉及,能干的事太多了。第四,坑很多。相信好多投资者或创业者进来后已经发现了体育产业不是想象的样子,一些兴奋而来的公司甚至有的已经倒闭,当然,更多的还是在挣扎或者看不清未来。比如乐视体育,可以说是这两年体育产业中的标杆公司,它所遇到的问题也非常具有代表性。去年这个时候,乐视体育毫无疑问还是风头最劲的体育公司,但是,现在它的状况很多人也都已经听说。这12个字如何去面对,如何去总结好,对整个体育产业公司良性的发展以及整个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吴炜:投资体育产业是一个很痛苦的产业,投资下去很难见成效。大的资本投入体育产业,可能投入的具体产业不一定能盈利,而在综合性、全方位的产业上实现盈利。因为体育产业本身具有强烈的社会性,无论从知识产权、场馆、运动员、赛事来说,都有多方面的收益渠道或者是对无形资产的增加等。比较典型的就是英超俱乐部,其收益构成是转播权、商务和票务各占三分之一,然后国外的上市职业俱乐部如皇马每年有20-30亿欧元的收入水准,这也就能够维系俱乐部相当于几百亿人民币的市值。而中国的俱乐部和投资人,单看一个好的俱乐部,都不知道估值是多少,一个顶级的俱乐部是在40-60亿人民币,一年的营收5个百分点都不到。所以中国体育产业投资人,必然是在整个产业链里面获得收益,不能简单从一个点上获得收益。
王傲野:我们团队研究方向主要是新经济、新内容、新消费,包括像电子竞技、直播等体育相关的网生内容。从我自己身边观察到的一些现象以及我们的研究发现,现在90后和00后的消费能力和付费的意愿都在大幅度的增强,未来的体育产业要抓住这些人群的付费或者是消费意愿。目前整个互联网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广告、电商、游戏的变现模式都已经很成熟了。现在大家看到了新的增值付费道路,无论是购买版权做前向付费,还是免费观看做打赏,刺激90后、00后的付费是体育与互联网结合的关键。
秦聪:我是干传统行业起家的,比如说纺织,对运动用品的行业比较多一点,去年牛市以来,传统行业纷纷转型,转到成长性更好、估值更大的一些新行业,所以我们越来越涉足到体育,包括社交电商和网红泛传媒的领域。我觉得在体育风口上面,这些传统的行业公司,通过自己做或者是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从上游的品牌商或者是制造商向下游企业来延伸,各种细分领域的资本化,应该是延续不断的。
王磊:现在我们看很多体育产业的苗头,发展都非常火,但是确实这里面有很多的坑,这些坑是我们一般很难从自己直观的角度来说是看出来的,必须经历过多年的市场摸爬滚打经验才能总结出来。举一个例子来说,前一段时间,我们和英国领事馆新成立的一个草皮技术公司,我觉得现在有一些项目运动的发展和基础是不匹配的,比如说足球。我们在7月25日的时候,有幸成为ICC总票务承包方,当时一共三场比赛在国内,鸟巢是因为北京大雨,没有举办,原因很多,肯定是天气原因为主。从另外一个侧面也能够看到,鸟巢体育场举办国际比赛,两个顶级的国际教练——瓜迪奥拉和穆里尼奥,包括曼联德比,噱头已经够了,但是这场比赛没有进行,所有人都是失败者,都等于放弃了很多,所以我们就去关注草皮。
高维:在具体战略选择的时候,大家也许会英雄所见略同,也许有自己独到的眼光。我说一下接下来几个想法,第一点就是我们非常注重在体育服务行业内的全产业链的布局,这个也是研究了包括境外的公司以及我们自己在实际业务推进过程中,发现其实体育服务当中经常涉及到营销、经纪、版权以及其他相类似和相关联的服务,这个资源整合能力太重要。在这个思路维度之下有几个事情是我们特别注重的。首先,努力去抢占或者是获取一些头部资源,因为头部资源能够发挥更大的一些运作价值,特别是通过我们自己的这种营销方式让它爆发更大的商业价值。其次,不断布局各类体育资源,包括俱乐部、民间赛事和体育场馆等,我们希望把这些平台用好,从而能够整合各项提供的服务,让它发挥更大的效应。同时体育一定要和传媒有更好的结合,所以我们接下来会进一步整合上市公司体内的体育和传媒板块,希望在合作和碰撞之间中有更多的火花。最后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要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尽可能地把更多的竞技体育带入到大众体育之中,让大众体育的商业价值有更大的爆发,这是我们在全产业链布局的思路之下做的主要的事情。
第二点我们认为专业团队的培养、凝结、聚合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过去一年多也接触了非常多的团队,我们希望通过上市公司的平台和各种各样基金的平台,尽可能去帮助过去五年、十年甚至20年在体育产业当中耕耘很久的公司,帮助团队发挥更好的价值。我们也希望引进更多新的专业人才,因为每个行业在最先开始发展的时候,都是原有行业的精英人才加入到这个行业,才能让这个行业有更快速的发展。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会不断融合来自广告、现场演出、传媒、审计、律师等各方面人才,打造体育跨界团队。在各领域结合过程中,我们也会转变自身发展道路,从一个专注为中国品牌提供全方位专业的体育营销服务公司转变为为体育产业相关参与者提供全方位体育产业解决方案的公司。
戴悦:作为华录百纳的子公司,华录体育在过去一年多以来通过借助上市公司华录百纳的平台和资源取得了快速发展。其中最重头的业务就是体育营销,这一块的营销是依托于华录百纳多年积累的客户,无论是资本大潮,还是寒冬,我们会认为体育核心还是一门生意,当然我们可以有潮进有潮退,我们可以依照一个正常的商业模式去进行投资和选取资源。头部的资源其实对我们来讲当然可贵,但是应该有一个合理的评估和合理的价值。在2017年的体育布局,我们依旧会寻找一些市场中偏向大众体育且参与程度比较高的资源。另外就是我们会考虑整合更多的上市公司,包括综艺类的资源,我们再考虑去打造一些体育综艺类的节目,内容,不会仅仅局限于在竞技体育这个领域里。理论上讲文体是不分家的,文艺和体育是要有机的结合,只是做竞技体育就太窄了,太专了。我们整合更多的资源,给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方案。还有在新的技术方面,我们也在不断做一些尝试。
王磊:我算是和体育之窗共同成长起来的体育中的一员,从业有11年了,一毕业之后就进入了体育之窗,体育之窗从2001年成立,到今年发展了一共15年,主要是针对体育产业当中两个头部资源进行业务开展的,一个是场馆运营,还有赛事运营。场馆到今天全国直营的场馆17个,北京、上海和天津这几个重点城市。赛事这一部分是基于场馆运营当中的一个业务,现在做的比场馆业务要大,围绕着足篮排这些项目,足球的部分主要围绕着中国国家队,服务于中超联赛的俱乐部,也包括承办一些国际的比赛,比如说皇马的比赛,也是在中国承办的。在篮球这一方面的布局,主要是NBA,我们已经和NBA达成了下一阶段的有关于NBA中国每年两场比赛的一些相关权益。体育之窗非常有幸获得了中国排球联赛独家运营权,我们将是未来5年排球联赛的运营服务商,网球还是和中网进行合作的一些票务。还有冰雪项目。
就好比在耐克、阿迪基本垄断的体育用品市场中长出新芽,好比在红牛垄断的运动饮料市场出现新鲜血液,
杨文硕:我把个人比较看好的模式分三类。第一个叫有逼格的消费品,第二个叫有故事的赛事,第三个叫没人看的老司机。何为有逼格的消费品,本身就给它一个非常有趣的定位,如果能够借着这种定位快速去铺他的渠道,在很多地方让消费者去触达,无论是电商还是线下渠道都有机会。第二,这种产品定位能保证一定的利润率,同时用一笔可观的开销去做广告的营销和内容的植入,能找到一些超额利润。在体育市场里面,体育的用品和运动食品,在很多细分领域都能找到有逼格的消费品。再就是有趣的赛事,有一个人类学家讲到人和动物有两点不同,其一是人有宗教信仰,其二,人可以讲故事。把你带到一个情景里面,让你相信他,并且让你记住这个场景,并且获得愉悦。例如这个赛季威少再次碰到杜兰特的时候,观众就比较关心两个人是否有眼神交流等互动,在很多体育赛事都能找到我们的关注点,就变成了故事一部分,只有做到这样赛事就会越来越有价值,媒介的价值,和现场观赛的价值。有嘉宾提到过希望中国2020年中国票务市场达到100亿人民币,到那个时候中国在线上的打赏,会员付费有更大的增长和更大的体量,这个前提就需要故事。第三个是没人看的老司机,新三板有三到四家做鱼竿和鱼饵的公司,在钓鱼细分行业里面有5千万常用钓鱼爱好者,同时撬动数百亿的市场规模,如果在这个领域里面摸爬滚打十来年,赛事和教训把这个生态链慢慢铺起来,这个市场没有很好被资本眷顾到,反而成了企业家非常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果有没有人爱的老司机,被部分投资人亲睐并挖掘出来,我们觉得这个市场足够大,而且回报率足够高。
秦聪:我们喜欢从传统用品的公司来出发,传统这些体育用品,包括户外用品这些龙头公司,他们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为本身在制造业品牌商这一块,国内市场很大,而且他们格局非常分散,虽然这几年宏观的消费升级不是特别景气,基本上都从底部起来了,尤其是运动用品,大家看到业绩的增长已经体现在报表上好有几年了。同时户外用品这几年增速也是逐步往下降,随着国家大的政策上的推动,包括大家对户外运动的参与度,一线城市从最开始把户外用品当作御寒和衣服来穿,到后来真正去户外运动,户外用品行业的增速肯定能起来的。传统不管做品牌商、制造商,或者是渠道商,单纯去做主业,业绩增长可能还是有限,我们二级市场讲市值,还是看PE和业绩,新兴的行业没有被证券化,或者有稀缺的标的,更定有更高的估值。具体的做法可以是自己做,过去很多年积累了很多的赛事,或者是会员方面的经验,可以通过做赛事和户外用品的零售,同步推进来做。这是一种方式,还有上市公司自己的优势,可以通过定增,通过换股的方式来做。我比较看好的领域是这么几种,一种是体量比较大,相对也比较传统一点的,但是没有被资本化,比如说最近这一段时间二级市场关注比较多的是健身领域,因为健身领域没有被证券化,新三板有少量的公司,其实这个行业已经存在了很多年,不是特别新的行业,近几年确实是大家通过健身房运动,还有朋友圈晒这些运动,健身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个行业现金流好,有利润,我觉得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向,上市公司也有停牌做这一方面的工作,已经有公告了。另外有比较看好一些细分的新兴行业,比如说滑雪,击剑和潜水,这些领域虽然小,但是处在一个爆发增长的前夜,还有整个公司做全产业链,把这个全产业链打通,可以拿到更高的市场份额,也会有业绩出来。
王傲野:我们非常看好整个视频领域的一个发展,特别是未来体育视频相关的创业。未来一定是视频大爆发的年代,从4G到5G,传输压缩等相关技术的提高,以及新兴消费者付费意愿或者付费能力的增强,都直接利好体育直播,未来技术成熟后VR体育直播等方面,我们看到现在像斗鱼直播它的户外直播占比已经接近15%了,而今日头条也已经发展成平台级的公司,未来体育视频相关领域的机会仍然很大。